第70章 出新書
關燈
小
中
大
第70章 出新書
太陽明晃晃地掛在天上, 小院裏的花草都被曬得有些打蔫。三妹趴在廊下伸出舌頭,兩只貓也躲進屋裏睡覺。正午時分, 漫水橋邊闃無人聲,只有樹上的蟬大聲嘶鳴。
大樟樹下的木臺上,並排鋪著席子,孩子和老人都躺在上面歇涼。燥熱的風拂過樟樹繁茂的枝葉,似乎都變得清涼起來。七寶和苗苗睡得很熟,只有奶奶手裏捏一把蒲扇,睡意迷蒙中偶爾輕搖一下。
天氣熱起來後,家裏人才真正體會到樟樹下這座木臺的好處。白天孩子們在這裏練字、畫畫、玩耍,爬來爬去不用擔心弄臟衣服;一天三頓飯也可以端到樹下吃, 陣陣清風從溪那邊吹過來,連電扇都可以不用開;晚上把木臺擦幹凈了墊上席子,它就是納涼的最好去處。什麽?開空調?吹空調哪有吹自然風這麽舒服?
午睡結束後, 文琳伸個懶腰, 跑去小橋邊,從水渠裏拎起一個小竹籃。清水從竹籃洩出, 裏面裝著西瓜、黃瓜和幾個西紅柿,紅紅綠綠煞是好看。她提上來,把西瓜放在樹下的小桌上切成幾瓣。剛睡醒的奶奶和外婆吃著瓜, 涼絲絲甜津津的。外婆便叫兩個孩子:“苗苗,七寶兒, 別睡了,起來吃瓜。”
苗苗揉著眼坐起來,七寶卻睡眼迷登, 擡頭看了一眼,就又躺下睡了。大家也不管她, 都圍坐在桌邊吃瓜。瓜吃完了,人也完全清醒了。這時就聽雞舍那邊突然傳來“咯咯咯噠”的叫聲,一只今年剛長成的小母雞從雞窩跳下來,一邊叫,一邊傲然昂首,環顧著周圍,緩緩走進樹叢裏尋覓蟲子去了。
“咱家的雞肯定下蛋了!”外婆聽了聲音,如此斷定。
苗苗和文琳忙跳下木臺,跑去雞舍那邊瞅了一眼。果然,隔著竹籬,就見那邊的稻草窩上躺著一枚小小的雞蛋。苗苗立刻喊:“七寶,快來看雞蛋!快來呀!”
叫嚷聲驚動了另一個窩裏安坐的老母雞,咕地叫了一聲,引頸長眺。苗苗忙捂著嘴悄悄退開,到樹下才小聲說:“七寶,咱家的小雞下蛋啦,快去看!”
七寶困倦的眼皮半耷拉著,艱難地從席子上坐了起來,小辮睡得蓬亂,臉上還掛著口水的痕跡。坐了好一會兒,她才挪下木臺朝雞舍方向走,嘴裏含糊道:“我去看蛋蛋。”
她腳步虛浮地走到雞舍邊,也隔著竹籬朝裏看,就見那個雞蛋個頭小小的,在黃色的稻草間特別顯眼。她正看得出神,不提防跟旁邊窩裏的母雞對了個眼,雙方都嚇了一跳。母雞撲著翅膀從窩裏跳出來,“咯咯咯噠”地叫著,鉆進灌木叢裏去了。
“快回來,別總去看,嚇得雞都不敢在窩裏下蛋了。”奶奶招呼道。
七寶忙輕手輕腳離開雞舍,笑嘻嘻地說:“大太太,晚上吃蒸雞蛋,好不好?”
“好,晚上給你們蒸雞蛋羹。”奶奶用抹布把桌上的水漬擦幹凈了,朝七寶推了推那瓣西瓜,說:“快來吃瓜,再過一會兒不涼了。”
稍晚一些,佳慧從廠裏回來,就走了一小段路,背後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濕了。她一到家,七寶和苗苗就迫不及待地把那個蛋拿給她看。佳慧端詳著雞蛋,詫異道:“這個蛋怎麽這麽小?”
“小母雞剛學會下蛋,都是這樣的!”外婆說。
隨著太陽落山,空氣漸漸清涼。一家人坐在樹下吃晚飯,鼻尖縈繞著茉莉花新開的幽香。因為蒸了蛋羹,外婆特意做了鍋巴飯。粒粒分明的白米飯拌進嫩嫩的蛋羹裏,苗苗和七寶吃得鼻尖沁出了汗。鍋巴則是文琳和佳慧的最愛,兩人各拿一大塊,文琳把鍋巴掰斷了,中間夾進菜,就成了鍋巴漢堡。佳慧則喜歡空口吃,香酥的米鍋巴嚼在嘴裏,有種碳水特有的清甜,是任何別的味道都比不上的。
一家人正在吃飯,馮小河發來視頻邀請,佳慧點開視頻,馮小河和姑爹的臉露了出來。桌邊的人紛紛跟他們打招呼,文琳問:“爸,東省好玩麽?”
“好玩得很!”姑爹喜氣洋洋地說:“我們參觀了廠子,晚上還準備去吃燒烤的!”
“人家準你們進去麽?沒刁難你們?”奶奶關切地問。
“怎麽不準進去?我們是去參觀,又不是搞破壞!再說人家王教授還專門幫我們給廠家打電話了。”馮小河也笑呵呵的,顯然心情非常好,“秦廠長人非常好,自己在外出差,還專門安排人帶我們參觀,給我們講解。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哪,姑爹跟我進了廠,都舍不得出來。覺得咱家小廠真是鄉下作坊!”
“那香菇架子,比屋還高!”姑爹在旁邊很興奮地比劃,“人家那消毒的專門有個櫃子,菇棒推進去,三四個小時就消好了毒!那大棚,一片片的都連在一起,從這頭望不到那頭……,我這趟跟小河出來,真算是開眼界了!”
奶奶和外婆除了嘖舌,已經沒有別的表情了。“自古以來,就沒聽說菇棒消毒幾小時就能行的,那幾小時能把棒子熏透嗎?”奶奶之前還這麽說。她們猜測,興許是教授講課時吹牛了,馮小河和姑爹千裏迢迢跑去廠裏,看了只怕要失望。沒想到,親眼見證後竟也是這麽回事。這讓奶奶在興奮中覺出一點惶恐,世界變化得太快,她們這些老年人都快跟不上了。
馮小河掛電話後,佳慧又告訴她們一個重磅消息,她馬上要再出一本書了。
原來,出版社的編輯在看到她給兩個孩子拍攝的照片後,非常心動,決定要出一個合輯,本來書名準備叫《七寶的鄉村世界》,但佳慧認為,照片裏有兩個孩子,所以建議改為《寶貝的鄉村世界》,編輯也同意了,下午她們就一直在探討收進哪些照片,配圖要哪些文字內容等等。
“哇!苗苗,七寶,你們倆都要印進書裏,要出名了!”文琳開心地說。
苗苗和七寶驚喜地問:“真的嗎?媽媽/大媽,這是真的嗎?”
“或許吧,許多人可能會通過這本書熟悉你們這對小姐妹。”佳慧笑道。
外婆和奶奶也很高興。她倆在同一個晚上接受了太多信息,導致大腦有點宕機,奶奶誇讚道:“我們佳慧拍的照片就是好!鎮照相館的都比不上!”
文琳忙說:“關鍵不是拍的照片好不好,而是照片拍攝的內容。”
“這有啥不一樣?”外婆問。
“因為她拍攝了鄉村啊。可以這麽說,這本書提供了一種渠道,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們可以了解到他們的同齡人在鄉村的生活。”文琳文縐縐地解釋。
“這有什麽好了解的?”奶奶不解道:“誰不是打小這麽過來的?”
“當然不一樣啊,”文琳說:“城市的孩子能接觸到的東西,鄉村孩子根本無法想象;但鄉村的生活,很多城市長大的孩子也同樣無法想象。比如說,他們沒有親眼見過雞這種家禽,沒有養過小雞,就無法對老舍那篇《母雞》感同身受。他們也沒有淋過鄉村的雨,所以在讀到課文中的那篇《雨》時,也沒有相同的情感體驗。包括很多古詩,描寫的也是農耕文化中的場景,如果他們對鄉村沒有概念,就很難領略到詩句的美和意境的美……”
眼看著倆老太太都聽懵了,文琳便轉頭問佳慧:“大嫂,我說得對不對?”
佳慧朝她豎起了大拇指,“不愧是我們家唯一官方認證的老師,編輯也是這麽說的。”
當天晚上,文琳自告奮勇說要去廠裏值夜,奶奶不放心,跟她去了。外婆帶著孩子們在外面納涼時,佳慧獨自進屋開了空調,坐在書桌前,對照片逐一精選分類。
這一年多來,她用相機記錄了諸多的生活場景。女孩們采摘水邊紅蓼、女孩們在溪邊捉蟹、女孩們頭並頭看著燈下剛出殼的小雞、女孩們在花園裏看牽牛花、女孩們在麥浪裏嬉鬧、女孩們在木臺上跟狗和貓玩耍,以及新鮮出爐的這一張,女孩們握著第一顆雞蛋……
每一張佳慧都非常喜歡。
葉子君曾說,鄉村的教育資源比不上海市,佳慧對這句話是認可的。閉塞的鄉村裏,很多場景都是固化的,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。就像馮小河和姑爹到另一個廠裏看了,才會發現自家小廠前進的方向在哪裏。
但佳慧並不覺得,鄉村就沒有好的教育資源。因為所謂教育資源,本身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。就像她的圖書編輯說的,城市的孩子同樣需要走進鄉村來看一看。如果他們沒見過雞,不了解雞對於農家生活的重要意義,那他們就不能理解‘狗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巔’是何等閑適的生活場景,也無法理解‘千裏無雞鳴’裏,那黎明中的沈寂意味著何等令人心痛的現實。對自然缺少觀察的孩子,即使接觸到優美的文字,又怎麽能發自內心地去感受它領會它?
她的這本書,編輯非常看好,因為它不僅記錄了兩個孩子的生活,更代表著對某種童年方式的懷念。這讓佳慧在選擇照片和文字內容時也變得慎重起來。
她一直忙到很晚,才去衛生間洗漱。臨睡前她到陽臺上透了會兒氣。就見廣闊天幕中,繁爛的銀河清晰分明。星光裏的小院寂寂無聲,樟樹下的蚊帳中,人們都已睡熟。不知是臘梅還是牡丹,瘦長的身影從曬谷坪上迅疾而無聲地跑過,隱入了屋後的黑暗中。
就在她關好紗門準備回房睡覺時,電話突然響了起來。佳慧看了看,號碼很陌生。她疑惑地接起來,餵了一聲。
那邊卻沈默著,就在她要掛斷時,一個年輕的女聲猶豫著說:“姐……”
佳慧的第一反應是詐騙電話,楞了好一會兒,才反應過來,那可能確實是自己的妹妹打來的,她詫異道:“吳蕊涵嗎?怎麽了?”
吳蕊涵在那邊支吾了一會兒,才問:“我媽去你那兒了嗎?”
“沒有啊,”佳慧說完才意識到什麽,問:“你媽不在家?到底怎麽了?”
“我媽跟我爸吵架了,”吳蕊涵說:“然後她就走了,手機也關機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太陽明晃晃地掛在天上, 小院裏的花草都被曬得有些打蔫。三妹趴在廊下伸出舌頭,兩只貓也躲進屋裏睡覺。正午時分, 漫水橋邊闃無人聲,只有樹上的蟬大聲嘶鳴。
大樟樹下的木臺上,並排鋪著席子,孩子和老人都躺在上面歇涼。燥熱的風拂過樟樹繁茂的枝葉,似乎都變得清涼起來。七寶和苗苗睡得很熟,只有奶奶手裏捏一把蒲扇,睡意迷蒙中偶爾輕搖一下。
天氣熱起來後,家裏人才真正體會到樟樹下這座木臺的好處。白天孩子們在這裏練字、畫畫、玩耍,爬來爬去不用擔心弄臟衣服;一天三頓飯也可以端到樹下吃, 陣陣清風從溪那邊吹過來,連電扇都可以不用開;晚上把木臺擦幹凈了墊上席子,它就是納涼的最好去處。什麽?開空調?吹空調哪有吹自然風這麽舒服?
午睡結束後, 文琳伸個懶腰, 跑去小橋邊,從水渠裏拎起一個小竹籃。清水從竹籃洩出, 裏面裝著西瓜、黃瓜和幾個西紅柿,紅紅綠綠煞是好看。她提上來,把西瓜放在樹下的小桌上切成幾瓣。剛睡醒的奶奶和外婆吃著瓜, 涼絲絲甜津津的。外婆便叫兩個孩子:“苗苗,七寶兒, 別睡了,起來吃瓜。”
苗苗揉著眼坐起來,七寶卻睡眼迷登, 擡頭看了一眼,就又躺下睡了。大家也不管她, 都圍坐在桌邊吃瓜。瓜吃完了,人也完全清醒了。這時就聽雞舍那邊突然傳來“咯咯咯噠”的叫聲,一只今年剛長成的小母雞從雞窩跳下來,一邊叫,一邊傲然昂首,環顧著周圍,緩緩走進樹叢裏尋覓蟲子去了。
“咱家的雞肯定下蛋了!”外婆聽了聲音,如此斷定。
苗苗和文琳忙跳下木臺,跑去雞舍那邊瞅了一眼。果然,隔著竹籬,就見那邊的稻草窩上躺著一枚小小的雞蛋。苗苗立刻喊:“七寶,快來看雞蛋!快來呀!”
叫嚷聲驚動了另一個窩裏安坐的老母雞,咕地叫了一聲,引頸長眺。苗苗忙捂著嘴悄悄退開,到樹下才小聲說:“七寶,咱家的小雞下蛋啦,快去看!”
七寶困倦的眼皮半耷拉著,艱難地從席子上坐了起來,小辮睡得蓬亂,臉上還掛著口水的痕跡。坐了好一會兒,她才挪下木臺朝雞舍方向走,嘴裏含糊道:“我去看蛋蛋。”
她腳步虛浮地走到雞舍邊,也隔著竹籬朝裏看,就見那個雞蛋個頭小小的,在黃色的稻草間特別顯眼。她正看得出神,不提防跟旁邊窩裏的母雞對了個眼,雙方都嚇了一跳。母雞撲著翅膀從窩裏跳出來,“咯咯咯噠”地叫著,鉆進灌木叢裏去了。
“快回來,別總去看,嚇得雞都不敢在窩裏下蛋了。”奶奶招呼道。
七寶忙輕手輕腳離開雞舍,笑嘻嘻地說:“大太太,晚上吃蒸雞蛋,好不好?”
“好,晚上給你們蒸雞蛋羹。”奶奶用抹布把桌上的水漬擦幹凈了,朝七寶推了推那瓣西瓜,說:“快來吃瓜,再過一會兒不涼了。”
稍晚一些,佳慧從廠裏回來,就走了一小段路,背後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濕了。她一到家,七寶和苗苗就迫不及待地把那個蛋拿給她看。佳慧端詳著雞蛋,詫異道:“這個蛋怎麽這麽小?”
“小母雞剛學會下蛋,都是這樣的!”外婆說。
隨著太陽落山,空氣漸漸清涼。一家人坐在樹下吃晚飯,鼻尖縈繞著茉莉花新開的幽香。因為蒸了蛋羹,外婆特意做了鍋巴飯。粒粒分明的白米飯拌進嫩嫩的蛋羹裏,苗苗和七寶吃得鼻尖沁出了汗。鍋巴則是文琳和佳慧的最愛,兩人各拿一大塊,文琳把鍋巴掰斷了,中間夾進菜,就成了鍋巴漢堡。佳慧則喜歡空口吃,香酥的米鍋巴嚼在嘴裏,有種碳水特有的清甜,是任何別的味道都比不上的。
一家人正在吃飯,馮小河發來視頻邀請,佳慧點開視頻,馮小河和姑爹的臉露了出來。桌邊的人紛紛跟他們打招呼,文琳問:“爸,東省好玩麽?”
“好玩得很!”姑爹喜氣洋洋地說:“我們參觀了廠子,晚上還準備去吃燒烤的!”
“人家準你們進去麽?沒刁難你們?”奶奶關切地問。
“怎麽不準進去?我們是去參觀,又不是搞破壞!再說人家王教授還專門幫我們給廠家打電話了。”馮小河也笑呵呵的,顯然心情非常好,“秦廠長人非常好,自己在外出差,還專門安排人帶我們參觀,給我們講解。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哪,姑爹跟我進了廠,都舍不得出來。覺得咱家小廠真是鄉下作坊!”
“那香菇架子,比屋還高!”姑爹在旁邊很興奮地比劃,“人家那消毒的專門有個櫃子,菇棒推進去,三四個小時就消好了毒!那大棚,一片片的都連在一起,從這頭望不到那頭……,我這趟跟小河出來,真算是開眼界了!”
奶奶和外婆除了嘖舌,已經沒有別的表情了。“自古以來,就沒聽說菇棒消毒幾小時就能行的,那幾小時能把棒子熏透嗎?”奶奶之前還這麽說。她們猜測,興許是教授講課時吹牛了,馮小河和姑爹千裏迢迢跑去廠裏,看了只怕要失望。沒想到,親眼見證後竟也是這麽回事。這讓奶奶在興奮中覺出一點惶恐,世界變化得太快,她們這些老年人都快跟不上了。
馮小河掛電話後,佳慧又告訴她們一個重磅消息,她馬上要再出一本書了。
原來,出版社的編輯在看到她給兩個孩子拍攝的照片後,非常心動,決定要出一個合輯,本來書名準備叫《七寶的鄉村世界》,但佳慧認為,照片裏有兩個孩子,所以建議改為《寶貝的鄉村世界》,編輯也同意了,下午她們就一直在探討收進哪些照片,配圖要哪些文字內容等等。
“哇!苗苗,七寶,你們倆都要印進書裏,要出名了!”文琳開心地說。
苗苗和七寶驚喜地問:“真的嗎?媽媽/大媽,這是真的嗎?”
“或許吧,許多人可能會通過這本書熟悉你們這對小姐妹。”佳慧笑道。
外婆和奶奶也很高興。她倆在同一個晚上接受了太多信息,導致大腦有點宕機,奶奶誇讚道:“我們佳慧拍的照片就是好!鎮照相館的都比不上!”
文琳忙說:“關鍵不是拍的照片好不好,而是照片拍攝的內容。”
“這有啥不一樣?”外婆問。
“因為她拍攝了鄉村啊。可以這麽說,這本書提供了一種渠道,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們可以了解到他們的同齡人在鄉村的生活。”文琳文縐縐地解釋。
“這有什麽好了解的?”奶奶不解道:“誰不是打小這麽過來的?”
“當然不一樣啊,”文琳說:“城市的孩子能接觸到的東西,鄉村孩子根本無法想象;但鄉村的生活,很多城市長大的孩子也同樣無法想象。比如說,他們沒有親眼見過雞這種家禽,沒有養過小雞,就無法對老舍那篇《母雞》感同身受。他們也沒有淋過鄉村的雨,所以在讀到課文中的那篇《雨》時,也沒有相同的情感體驗。包括很多古詩,描寫的也是農耕文化中的場景,如果他們對鄉村沒有概念,就很難領略到詩句的美和意境的美……”
眼看著倆老太太都聽懵了,文琳便轉頭問佳慧:“大嫂,我說得對不對?”
佳慧朝她豎起了大拇指,“不愧是我們家唯一官方認證的老師,編輯也是這麽說的。”
當天晚上,文琳自告奮勇說要去廠裏值夜,奶奶不放心,跟她去了。外婆帶著孩子們在外面納涼時,佳慧獨自進屋開了空調,坐在書桌前,對照片逐一精選分類。
這一年多來,她用相機記錄了諸多的生活場景。女孩們采摘水邊紅蓼、女孩們在溪邊捉蟹、女孩們頭並頭看著燈下剛出殼的小雞、女孩們在花園裏看牽牛花、女孩們在麥浪裏嬉鬧、女孩們在木臺上跟狗和貓玩耍,以及新鮮出爐的這一張,女孩們握著第一顆雞蛋……
每一張佳慧都非常喜歡。
葉子君曾說,鄉村的教育資源比不上海市,佳慧對這句話是認可的。閉塞的鄉村裏,很多場景都是固化的,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。就像馮小河和姑爹到另一個廠裏看了,才會發現自家小廠前進的方向在哪裏。
但佳慧並不覺得,鄉村就沒有好的教育資源。因為所謂教育資源,本身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。就像她的圖書編輯說的,城市的孩子同樣需要走進鄉村來看一看。如果他們沒見過雞,不了解雞對於農家生活的重要意義,那他們就不能理解‘狗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巔’是何等閑適的生活場景,也無法理解‘千裏無雞鳴’裏,那黎明中的沈寂意味著何等令人心痛的現實。對自然缺少觀察的孩子,即使接觸到優美的文字,又怎麽能發自內心地去感受它領會它?
她的這本書,編輯非常看好,因為它不僅記錄了兩個孩子的生活,更代表著對某種童年方式的懷念。這讓佳慧在選擇照片和文字內容時也變得慎重起來。
她一直忙到很晚,才去衛生間洗漱。臨睡前她到陽臺上透了會兒氣。就見廣闊天幕中,繁爛的銀河清晰分明。星光裏的小院寂寂無聲,樟樹下的蚊帳中,人們都已睡熟。不知是臘梅還是牡丹,瘦長的身影從曬谷坪上迅疾而無聲地跑過,隱入了屋後的黑暗中。
就在她關好紗門準備回房睡覺時,電話突然響了起來。佳慧看了看,號碼很陌生。她疑惑地接起來,餵了一聲。
那邊卻沈默著,就在她要掛斷時,一個年輕的女聲猶豫著說:“姐……”
佳慧的第一反應是詐騙電話,楞了好一會兒,才反應過來,那可能確實是自己的妹妹打來的,她詫異道:“吳蕊涵嗎?怎麽了?”
吳蕊涵在那邊支吾了一會兒,才問:“我媽去你那兒了嗎?”
“沒有啊,”佳慧說完才意識到什麽,問:“你媽不在家?到底怎麽了?”
“我媽跟我爸吵架了,”吳蕊涵說:“然後她就走了,手機也關機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